9月2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绿色保险分类指引(2023年版)》(下称《分类指引》),这是全球首个全面覆盖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的行业自律规范。

  此前,监管部门已出台《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对绿色保险进行了定义,实现了对绿色保险的量化途径,对开展绿色保险业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此次保险业协会发布的《分类指引》,立足具体操作层面,从业务分类的角度出发,对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作出规范。

  《分类指引》由正文和附件组成。正文共六章,第一章“总则”明确指引的制定依据与目的及适用范围;第二章“目标与原则”明确绿色保险的发展目标和认定原则;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明确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和保险公司绿色运营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建议;第六章“附则”明确指引组成及解释权归属。附件包括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三张分类表。

  绿色保险:10类场景、69种细分保险产品类别

  据了解,在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各保险公司在绿色保险工作上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分类指引》通过明晰定义、细化类别、列示产品、构建指标等方式,为保险公司体系化地推进绿色保险工作提供了行动方案。

  在绿色保险产品方面,《分类指引》依次按照领域、保险类别、细分保险类别、示例产品,逐级分为四级目录,共形成10类服务领域(场景),对应16类绿色保险类型,涉及69种细分保险产品类别,并列示了150余款保险产品。

  其中,一级目录为绿色保险产品具体服务领域(场景),包括:助力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助力低碳转型经济活动、助力支持环境改善、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绿色金融市场建设、助力绿色低碳安全社会治理、助力绿色低碳交流与合作、助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等十类。

来源:《绿色保险分类指引(2023年版)》

  人保财险副总裁降彩石介绍,《分类指引》的绿色保险产品分类指引,遵循了《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对绿色保险的定义,将保险业在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治理、绿色产业运行和绿色生活消费等方面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产品,界定为绿色保险产品。具体包括两类,一类为保险责任范围涉及绿色发展的专属产品,另一类为可在绿色发展领域中应用的通用产品。

  通用产品适用在众多领域,当一款通用产品在绿色场景中应用时,即可被视为绿色保险产品。例如,安全生产责任险作为一款通用产品,在应用于清洁能源工程项目,比如风电项目建设工程、光伏项目建设工程时,可被视为绿色保险产品。

  绿色投资:明确各类业务的判定标准

  在绿色投资和绿色运营方面,《分类指引》在相应业务分类的基础上,确定量化指标和数据统计规则,为保险公司衡量绿色投资和绿色运营情况进而提升发展质效提供了工具。

  根据《分类指引》,保险资金绿色投资,是指保险资金运用践行了绿色的“投资理念”或投向了绿色“投资标的范围”。

  绿色投资分类按照保险资金投向资产范围确定,包括股票、债券、公募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直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信托计划、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动产及监管部门认可的其他产品。

  什么样的投资可以归入绿色投资?《分类指引》按各投资类别予以列示。

  以股票投资来说,以A股和H股上市公司绿色业务水平为分类参考,以上市公司最新一期年度报告披露的营业收入等财务数据作为判断标准。绿色业务,指主营业务属于《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号)的业务内容。对应上市公司开展绿色业务符合以下条件的,即可被纳入统计范围:

  1.上市公司绿色业务合并营业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不低于50%的;

  2.上市公司没有任何一类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但绿色业务合并后收入和利润均在所有业务中最高,且均占到公司总收入和总利润的30%以上。

  债券投资,则主要统计经监管机构认可发行的贴标绿色债券。不属于贴标绿色债券范围的,也可依据募集说明书中明确披露的资金用途信息为判断参考,资金用途属于绿色领域的,可将其分类为绿色债券。

  国寿资产副总裁(拟任)赵晖介绍,《分类指引》投资部分重点对绿色投资的认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编撰工作组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广泛听取了行业的意见,充分考虑到当前国内绿色投资领域信息披露体系尚不健全,除了债券投资以外其他的投资品类缺乏普遍认可的判定标准,同时也参考和借鉴了行业领先机构在开展绿色投资统计既有的实施经验,采取了定量加定性的方法,明确了除存款以外各类投资品种的绿色投资分类指引的体系。

  “从《分类指引》体系的建立来看,它既能够将绿色投资相对成熟的投资品种与市场实践有效衔接,同时又能为缺乏绿色投资领域实践的投资品种提供开展绿色投资分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也为各机构全面准确衡量自身的绿色投资工作提供了方法论和标准参考。”

  赵晖表示,绿色投资的识别和统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分类指引》通过明确绿色投资的范围和判定标准,为行业机构高水平开展绿色投资能力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行业机构可以运用《分类指引》提出方法论体系和分类指引的路径,逐步构建和完善自身绿色投资的能力,比如建立绿色投资股票池、绿色投资债券池、绿色投资基金池,进一步提高绿色投资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推动行业服务国民经济绿色转型质效不断提升。

  绿色运营:职场类、硬件设施类和因公出行类

  “我们常规理解的保险行业的绿色金融业务主要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包含绿色保险产品和险资绿色投资,然而保险公司自身的环境绩效管理也是双碳闭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平安集团副总经理黄宝新说,通常认为,金融机构的碳排放中90%乃至95%以上源自业务端,但是自身的碳排放却是最容易把握的。

  黄宝新表示,《分类指引》中绿色运营部分主要分为三大块,分别是职场类、硬件设施类和因公出行类。保险公司可以按照这三个类别分别将日常运营行为做分类,对照《保险公司绿色运营分类表》建立数据收集与核算体系。以试点的形式,先在总部层面逐步完善能耗指标的数据收集统计体系,提升线上化、数字化水平,推动绿色采购,加强绿色出行管理,待条件成熟后循序渐进推动分支机构参与,实现全公司的绿色运营管理能力提升。

  展现保险业绿色发展国际视野

  据介绍,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在绿色保险领域起步较早,在风险评估、产品开发、机制设计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尚未在行业层面出台全面覆盖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的自律规范。此次《分类指引》顺应国内外绿色保险快速发展的趋势,充分融入国际保险业关注度较高的气候变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碳交易市场建设等主题内容,有利于构建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交流合作的桥梁,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推进绿色保险相关工作提供可参考借鉴的蓝本。

  为引导保险业加快绿色保险领域创新,促进绿色保险规范发展,保险业协会自2021年起启动了绿色保险标准化建设项目,组建了包括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央财绿金院、中再集团、平安集团、国寿资产、国寿财险、平安产险、永诚保险、英大财险、瑞再北分等单位在内的绿色保险研究小组,召开40余次工作会议和专题会议,反复研究论证,制定提出《分类指引》。

  保险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于华介绍,今年上半年绿色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1159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保险资金投向绿色发展相关产业余额达到1.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她表示,研究制定《分类指引》,是协会在绿色保险领域辅助监管、服务行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和重大成果。期待通过《分类指引》,进一步凝聚内外共识,切实提升行业对绿色保险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